1-11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简析
1-11月全市经济加快回升、多项指标逐月向好。
一、工业回升较快
1-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.1%,增速比1-10月提高0.4个百分点,比全省低0.2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8位(与上月持平),其中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.5%。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.7%,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7.7%;新产品产值增长23.3%;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.5%;有色金属增长4.2%;高技术工业增加值增长17.3%;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.6%;医药增加值增长28.9%,非公有制工业增加值增长3.0%,采矿业增加值与上年同期持平。在主要产品产量中,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10.2%、精制茶产量增长10.5%、服装产量增长40.5%;但大米产量下降15.1%、自来水生产量下降3.6%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.7%。
二、投资稳步增长
1-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.4%,增速与1-10月持平,比全省高1.1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9位(比上月后退2位)。其中,第一产业投资下降38.6%;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8.1%;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.0%。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0.1%;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6.5%;民生工程投资增长24.3%;工业投资增长18.2%;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2.4%;生态环境投资增长36.5%;但工业技改投资下降9.3%,民间投资下降4.9%。全市5000万以下项目个数下降57.1%,完成投资下降61.9%;5000万以上项目个数增长39.5%,完成投资增长81.3%,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个数增长36.3%,完成投资增长341.4%。
三、消费降幅收窄
1-11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8.8亿元,同比下降3.0%,降幅比1-10月收窄0.6个百分点,比全省小0.2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1位。分地域看,城镇、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各为581.4亿元和237.5亿元,分别下降2.8%和5.2%;分行业看,批发业、零售业、住宿业和餐饮业零售额分别下降4.5%、1.4%、7.5%和5.1%。粮油、食品类和饮料类食品分别增长17.0%和23.3%,烟酒类增长16.6%;金银珠宝类增长18.0%;可穿戴智能设备类增长56.2%;体育、娱乐用品类增长20.5%;中西药品类增长44.6%;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.4%;新能源汽车类增长11.8%。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增长18.6%。房地产企业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.5%,商品房销售额下降6.3%;房屋待售面积下降29.7%。
四、外贸增势强劲
1-11月全市进出口总额328.9亿元,居全省第3位,同比增长24.1%,比上年同期提高21.4个百分点,比全省高14.3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2位(比上年同期前进11位)。其中,出口239.8亿元,增长50.2%,居全省第2位。
五、引资增速回落
1-11月全市新批准外资项目41个,实际利用外资21.6亿美元,居全省第2位,同比增长12.1% ,增速比全省低0.8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和上月分别回落1.1个和5.4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12位(比上月后退8位)。实施内联引资项目816个,实际到位内资795.1亿元,居全省第3位;增长18.1%,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.1个百分点,比全省低2.3个百分点,但比1-10月提高1.2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12位(比上月后退6位)。
六、财政持续好转
1-11月,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5.1亿元,同比下降4.1%,降幅比1-10月收窄0.7个百分点;地方财政收入129.3亿元,增长1.6%,增速比1-10月提高0.9个百分点,比全省高2.8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3位;其中税收89.2亿元,增长1.9%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2.5亿元,下降5.0%,降幅比1-10月收窄10.8个百分点。
七、金融总体稳健
11月末,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723.2亿元,同比增长9.3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.8个百分点,但比10月末下降0.1个百分点,比全省低1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8位(比上月后退2位);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962.7亿元,增长21.2%,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.1个百分点,比10月末提高0.3个百分点,比全省高4.3个百分点,居全省第3位(比上月前进1位);其中,新增贷款306.7亿元。1-11月全市保费收入77.7亿元,同比增长5.7%,比1-10月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.1个和2.1个百分点。
八、就业形势稳定
1-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7729人,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5.0%。11月末全市登记失业率2.93%,低于年度控制线。
九、物价涨幅回落
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下降1.8%,比10月回落1.2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回落了7个百分点,比全省低0.8个百分点;1-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累计上涨2.6%,涨幅比1-10月回落0.5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下降0.4个百分点,但比全省高0.1个百分点。主要是畜肉类食品和鲜活食品价格涨幅较高,1-11月分别累计上涨46.4%和13.5%。11月和1-11月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分别为99.6%和98.9%,同比下降0.4个和1.1个百分点。